空气净化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,包括减少或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粉尘、异味,以及杀菌消毒,通常按净化方式分为被动式空气净化和主动式空气净化。
被动式空气净化
被动式空气净化的基本原理是以“抽入”方式净化室内空气,就是传统的“风机+滤芯”空气净化方式,用风机将空气抽入机器,强迫空气通过机器内置的滤芯,以滤芯对空气过滤粉尘、异味以及杀菌消毒,包括HEPA滤网过滤、活性炭吸附、静电吸附、紫外线杀菌消毒等。
主动式空气净化
主动式空气净化的基本原理是以“放出”方式净化室内空气,由空气净化器产生净化因子,主动释放到空气中,通过空气的自然弥漫,到达室内各处进行空气净化,通常按净化因子分为负离子空气净化和臭氧空气净化。由于臭氧浓度控制不好时对人体有危害作用,因此主动式净化常用的是负离子空气净化。
空气净化方式比较
被动式吸附净化方式采用“风机+滤芯”方式净化空气,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室内空气循环净化一遍,并且难免存在空气流动死角,相比而言,主动式空气净化利用空气的弥漫性将净化因子送往室内各处,因此扩散性更好,净化效率更高。
被动式净化方式下,对于空气污染物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PM2.5(直径小于2.5微米的细颗粒物,医学上称为可入肺颗粒物),需要足够细小的滤网孔径才能消除,此时不仅增加滤网阻力,导致风机能耗增加,同时也增加滤网清洗、更换的材料成本和工作量。负离子净化方式下,负离子主动与空气中的污染物颗粒凝聚成团并将其沉降,能够轻易去除包括PM2.5在内的各种粒径大小的微粒飘尘,净化效果更好。
主动式负离子净化方式,不仅“净化”空气,包括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、分解甲醇等有害气体,同时也是“健康”空气,空气负离子本身对人体有高效疗养保健作用。 |